近日,我校艺术学院李朝霞教授和团队撰写的《中国当代美术制度》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的结项成果。该书的出版得到了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大力支持。
内容简介
该书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梳理当代美术发展中美术政策、机构、出版、展览、会议等制度性因素对美术的影响,及其是如何对美术的存在方式和生产过程产生作用的。在研究框架上,该书以纵向的美术制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横向的创作、展览、出版、教育等行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进行审视和考察。
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从美术制度的历史前缘、美术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美术的体制与创作、美术的出版与期刊传播制度、美术展览制度、美术批评制度、美术会议制度展开研究。在具体的呈现中,该书梳理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美术管理、创作、展览、研究机构的历史变迁、职能以及制度建设过程;探讨美术出版社的出版政策、美术刊物的编辑理念、批评方式、期刊生态等传播制度;分析展览在多年的举办中形成的评奖、基金会赞助等展览制度;论述美术批评如何引导美术发展的批评制度,以及传达政策,引导美术创作的会议制度。通过对美术研究对象的延伸和扩展,以此构建美术生产、美术生态和美术主体的关系。
作者团队简介
李朝霞,河南洛阳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三级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2018-2022年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指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美术、民间美术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艺术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获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等省级奖共4项。在《美术》、《文艺理论与批评》、《郑州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4部。
屈波,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监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评协美术评论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负责人,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社会美育与公共艺术”负责人,四川美术学院重大课题研究培育中心委员。策划国内外展览30余次;发表论文和评论72篇,其中在包括《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人民日报》等核心期刊和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27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的观念谱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艺术史”子课题“抗战艺术风格史”,主研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1949-1989)”,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美展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雕塑史研究”;出版4本著作,包括《拓: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系史:2010—2019》;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场景雕塑”成员;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鲁大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擅长以文化社会学研究、美学以及人类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基于综合研究方法的探索性研究。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一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科研攻关工作。在A&HCI以及C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河南省社科联社科成果优秀奖一项(第一参与人)。
李冠燕,山西平遥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鉴藏、革命历史题材美术研究。主要从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的编辑及翻译工作。在《美术》等CSSCI和核心刊物发表《新时代的红色经典一一新中国第一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活动》等论文20余篇,出版有专著《时代旋律——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及译著《策展伦理》。
张湫逸,《中国美术报》社编辑,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在《美术》《艺术百家》《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和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3篇。
段潇冉,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文艺批评,比较文艺。在《美术观察》《美术学报》发表文章(合著)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