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主编胡玉鸿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人文社科“精进讲坛”。

报告中,胡玉鸿以《如何进行法学研究》为题,从研究是什么、科研的素质、科研的准备、科研的能力四个方面系统讲解了论文写作的整体思路和架构。他强调,科学研究不是重复性劳动,要从理论高点、填补空白或深化聚焦三个方面来体现新颖性,要对人类文明的总智识提供增量。同时,作为科研人员要有对科研的热爱、发现问题的天赋、行云流水的文笔等素质,并要训练自己分类、归类、比较的能力。他还从科研项目申报的基础和态度、论证书的写作、科研项目论证书需要强调的事项四个方面,全面、深入、详细地讲解了撰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他强调,好的选题至关重要,要体现新颖性、原创性和微观性,并就自身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作了分享。

会后,胡玉鸿与我校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并对与会教师的国社科申报书初稿进行指导。

专家简介:

胡玉鸿,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主编、人权研究院院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法律顾问等职。主要研究法理学、法哲学及法学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的人学解读及弱者权利保护方面有较多理论成果,出版及主编《法学方法论导论》《“个人”的法哲学叙述》《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弱者权利保护基础理论研究》等教材、专著3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东方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成果两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