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沈小燕教授、硕士生庞国庆、葛涛老师(通讯作者)合作论文《能耗强度目标是否促进了节能降耗?》在《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刊出。

文章摘要:

能耗强度目标作为政府目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抓手。文章基于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函数系数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能耗强度目标对节能降耗的影响效果与作用特征。结果表明,能耗强度目标对能源强度具有非线性影响,节能降耗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异质性。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能耗强度目标不利于节能降耗;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耗强度目标的节能降耗作用消失,环境保护目标可以作为接力政策降低能源强度和严格能效约束;只有当经济处于中等水平区间时,地方政府的能耗强度目标才会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特别是,人均GDP处于10.7—16万元时,环境保护目标和能耗强度目标会同时发挥作用,推动节能减排。因而,为切实推动节能降耗工作,要灵活科学设定能耗强度目标,因地制宜完善能耗强度目标管理。

文章简介: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是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现实难题。《“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并将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作为降低能耗强度的重要举措。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只有当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保持一致时,才能形成激励相容。在经济绩效依然是地方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和地方官员晋升的依据时,能耗强度目标能否促进节能降耗?同时,《方案》强调“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发展阶段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地区能耗强度目标”。发展阶段不仅影响着能耗强度目标设定,也决定着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能耗强度目标的节能降耗效应是否因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异质性?特别是,随着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能耗强度目标管理的潜在作用能否保持,节能降耗何以为继?环境保护目标是否对节能降耗具有促进作用?这无疑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简介:

《社会科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始终坚持学术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办刊原则,发文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该期刊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认定的三级期刊。


 

(转自微信公众号:通大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