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选题,严密论证,发挥团队力量

 

2022年,很幸运中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回顾工作这三年申请课题的经验,主要有如下体会。

 

一、选题:立足基础,结合热点

 

不管是国家课题还是市厅级课题,选题无疑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博士期间跟着老师做教育方向的课题,发的论文大部分偏重教育社会学,博士论文做的农村电商产业,偏重组织社会学,发的论文就一篇相关的,前期基础看起来有点杂。当时来校后第一次申请国家课题的时候按照博士论文去申报,即组织社会学领域,发现不行,一是前期基础不够,二是亮点不突出。去年年底申请的时候,赶紧掉头,就认真梳理自己发表的论文,延续教育社会学这个领域。刚好“双减”政策是社会热点,就从“双减”大的背景中去找视角。大方向对了,也就有胜算了。

 

当然很热的题目,大的方向没问题,但竞争大。社会学学科实际上是一个交叉性很大的一个学科,比如教育学学科的可以报我们这边教育社会学相关主题,心理学学科的也可以报等,从最后中的课题上看,的确有教育学背景的,也有心理学背景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大的热点中选择一个非常合适的视角。这个视角既可以看指南中给予的课题条目,也可以遵从你自己的兴趣和积累,我读博期间看了很多组织社会学领域的书,因此习惯了从组织角度去思考议题,因此就选择了学校这个组织切入。突然觉得,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冥冥之中助推你。

 

二、论证:详细周全,切实可行

 

可能论证大家都知道非常重要。我硕博导师是连中三个国家课题(一个做完接着申请到一个),我的同门师兄也是连中两个,他们的本子我读下来就是论证非常严谨周密,并且将自己怎么做这个课题都写的非常详细。所以我在写的时候就模仿着,争取没一句废话,层层递进,并且告诉评委我要怎么完成,包括调研区域和调研对象等。比如我写了我就做我们南通,就做主城区的初中学校,看起来调研群体很小,前期有专家提出我这个就像一个市厅级课题的容量,但是我还是坚持了我的想法,没有冒然扩大调研区域。论证的时候,我就告诉评委我要做12个学校,量不小哦。在后面可行性分析的时候也要告诉评委我做好准备了,已经情况摸清楚了,等着你们给钱让我深入调研啦。

 

在此需要多说一句,刚工作不久,我们青椒写课题肯定经验不够丰富,那就多看已经中的课题本子,老师的和师兄师姐的,认真拜读,然后慢慢找到一些规律,每一部分怎么架构,比如文献述评部分,尽量多用正面的词看待已有研究,不要上来就是一顿批判;重难点部分,不是提出难点是啥就可以,还需要提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等。

 

三、写在最后:团队的重要性

 

可能有单打独斗中课题的,但是我觉得团队非常重要。我硕博连读,读下来,一直在师门这个团队中,这对我成长非常重要。即使来到通大,每年申报课题前夕,导师还是组织同门来讨论申报书的写作,督促着我们前进。另外我和我先生也是一个团队,我们学的同一个专业,多年来对彼此的研究领域都很熟悉,日常生活中经常讨论各自的研究。这个课题拿下来离不开团队的力量。

 


 

王刘飞:女,198912月出生,博士,南通大学讲师,行政管理系副系主任、南通市人才学会青年人才专委会委员、南通市和苏州市社会工作督导,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教育社会学,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实践的校际差异、形成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22CCSH088)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