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日下午,我校召开人文社科工作会议,专题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集中研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陆俊杰指出,这次会议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后学校及时召开的会议,是科学谋划好未来、奋力冲刺新征程的会议。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人文社科战线承担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陆俊杰强调,人文社科工作繁荣与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建构“六个科研”加以系统谋划和协同推进。一是“高站位科研”。不仅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集中力量做好研究与阐释工作,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规范性,精准把握,集中攻关,多出精品,做坚定的举旗者和深入的研究者。二是“有组织科研”。既要发挥好传统的由行政组织的、以院系为特征的纵向组织,更要发展好以科研为驱动的、以研究机构为网络的横向组织,形成纵横交错、矩阵式的新时代科研组织建构。要重点围绕学科建设,集中聚焦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精准凝练方向,科学组织团队,集中力量攻关,建构有组织科研的管理机制。三是“促交叉科研”。要深入探究科研交叉和交叉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科研交叉,在已有基础上基于对重大问题的探索,促成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协同融合。搭建交叉科研,不断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理论与研究路径,催生新的学术氛围,形成新的科研团队。四是“提质效科研”。有质效科研的前提条件是引培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项目、成果不仅要有数量的托底,更要有质量的保障,这是有质效科研的基础。进一步加强以成果、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是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激励和约束双管齐下是科研提质增效的有效机制。五是“凝特色科研”。特色就是科学研究的高峰,特色就是人文社科的品牌。要找准特色科研的切入点和增长点,挖掘潜力点,打造培优点,攀登制高点。六是“激活力科研”。要做好科研团队的分类指导、政策引导,不仅要激发专职科研人员的内生活力,也要关注非教学科研岗位人员的内在动力,要积极全面营造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来校讲学,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会议,组织开展高端的学术交流。同时,要精益求精人文社科工作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激发管理队伍的活力,形成人文社科工作的合力。

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孙泊主持会议,并从政策调整优化、项目成果联动、智库平台提升、科研队伍蓄力“四个工程”对人文社科工作总体思路进行阐述,对下一阶段高水平成果的培育和年终冲刺、高级别项目的申报和过程管理、高层次智库平台的提升和过程考核以及系列修订科研政策的宣讲解读和年底应用等人文社科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7个文科学院、3个非文科学院和智库代表重点介绍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习贯彻、理论阐释、成果培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交流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安排。

人事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文科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特种医学研究院、图书馆、档案馆、杂志社科研工作负责人、科研秘书,以及人文社科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吴寒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