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著名楚辞学者、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黄震云先生莅临文学院,为全体研究生做了题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与前沿》的学术讲座,文学院张祝平教授主持此次会议。

黄教授从学术、个体两个维度给研究生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现代社会的浮躁性消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文学的出路在哪里”;在个人成长的方面上,他关注个体生命的思辨与抱负,高屋建瓴地从人生历程的大范畴之上对个人前途性等问题做了一番别致的阐述。

黄教授认为,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学术的发展受到了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传统文献学面临着大数据和智库的严峻考验;其次是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我国学术对西方文化期待以及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过程。最后是本土学术的完善和创新,在新一辈学者的努力下,本土学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在学术研究方面,黄教授指出现今学术应当继承起传统文化的主流即“诗文正宗”,使得研究可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真务实。因此,他告诫在场研究生:学术需要价值指引,在对文学进行研究之时更需要树立人、历史、心理、时间等范畴的价值观念。在学术研究的具体层面,黄教授分别从历史、文化、文学、考古、时代、思想等研究方法做了具体生动的阐发,为在座的研究生们开拓了学术研究的视域,加强了对于文学价值的体认。

整场学术讲座气氛活跃、高潮迭起,黄教授旁征博引、博古通今,从柏拉图、席勒对于历史真实的探讨到《窦娥冤》中存在的文学的“绝对正义”,从以《关雎》为例对文化现场的还原与重建到学生提问时候的即兴背诵,无不体现出黄教授学贯古今的专业素养与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最后,张祝平教授用简短精辟的话语为本场报告作了精彩点评和总结。(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