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教授,中国社科院张国星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扬州大学钱宗武教授作为开题报告会的专家出席会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教授专程发来贺信。校党委书记顾晓松教看望了与会专家,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关心支持,表示学校将为国家、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社科研究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竞争最为激烈、社会影响最大的项目。由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副校长周建忠教授主持的“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实现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目包括“东亚楚辞文献总目提要”、“东亚楚辞文献选刊”、“东亚楚辞学研究集萃”、“东亚楚辞学研究丛书”、“东亚楚辞文献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等5个子课题,涉及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图书情报学等多学科,由我校相关学科的20余位学术研究骨干共同参与,并与上海、台湾以及韩国数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联袂,形成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元智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校际合作。

报告会上,校长袁银男代表学校致辞,欢迎领导专家莅临我校。袁校长对项目的立项和开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项目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此项目整合凝聚校内外学术资源,成功冲刺国家重大项目,为提升我校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学术声誉做出了重要贡献。袁校长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期待我校教师承担更多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杨庆存副主任在贺信中说,项目经过严格的评审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说明南通大学在楚辞领域的学术积累、人才队伍与研究实力达到前沿水平。杨庆存副主任希望课题组把项目上升到实施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既要保持开阔的学术视野,又要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作贡献,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作贡献。

江苏省社科联徐之顺副主席代表省社科联对项目的顺利开题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高端的学术平台,是标志性成果的摇篮。南通大学楚辞研究是江苏社科领域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徐副主席表示省社科联将一如既往支持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希望团队抓住国家重大项目立项这一机遇,高标准完成科研任务,推出立足国内前沿,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标志性成果。

南通市委陈斌副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我校和项目研究团队表示祝贺。他表示楚辞研究这一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必将对提升南通高校教科研层次,打造南通高等教育特色品牌产生积极促进作用。陈副书记勉励项目课题组科学组织实施,争取早出成果、多出人才,同时希望南通大学以这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韩国东国大学朴永焕教授代表项目组成员发言。他说,对东亚文化圈内的楚辞文献进行系统全面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意义,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朴教授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层次最高的科研项目,项目组将承担起高标准完成任务的责任,努力打造出代表国家级水平的精品成果。

项目首席专家周建忠教授作开题汇报。周教授指出,项目将对东亚各国现有的与楚辞有关的文献作全面性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内容涉及编纂书目、撰写提要、点校影印等文献整理工作,以专题形式对楚辞文献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作系统的研究,东亚楚辞文献的数据库建设等应用性研究,其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得在与别国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项目的重大意义,认为项目对楚辞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增进东亚地区不同语言文化间的沟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项目定位准确、设计合理、思路清晰、方案可行,并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项目组成员在认真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开题报告由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教授主持。南通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树山,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副处长赵玉蓉,南通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爱民,校宣传部、研究生部、教务处、人文社科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职能部门的领导,校相关人文社科学院负责人、学术骨干代表,文学院的师生代表等出席报告会。

(校报记者 范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在我校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