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江苏省委办公厅副巡视员王兴亚应邀来我校,为我校师生做“媒体环境与高校网络舆情”专题学术报告。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环境中,全新的媒体环境正极大地影响并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路径。王兴亚的报告以《我国媒体环境的根本变化和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问题研究》为题,首先从宏观上分析了我们所面临的新媒体环境。他将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分为五类,即由传统媒体兴办的媒体;党政机构兴办的各类门户网站或网络主页;社会办的综合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各类网络交互平台和以手机为主的移动媒体,并指出后两者业已成为当下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新型媒体。进而,他从八个方面阐释了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力,认为这些新媒体不仅使信息传播更加“平民化”,而且实现了民意表达的“即时化”、社会监督的“常态化”、宣扬正气的“正能量”,更“助推”了社会事件,使网络信息表现“复杂化”,成为传递党的声音,连接群众的“平台”和“直通道”,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了党委政府工作和领导工作。根据对领导干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状况调查研究,王兴亚对做好新媒体环境条件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统一认识、明确责任;二是要加强研究、掌握规律;三是要建立机制、提升水平。最后,他借用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少平的观点强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建立好六大机制,即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工作领导机制、队伍保障机制、教育引导机制、干预引导机制、危机处置机制、工作反馈机制。
在今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想相互激荡高频交锋的重要场域,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重点人群集聚之地,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此次学术报告会策应新媒体环境的根本变化,报告内容高屋建瓴,既有理论深度,又与工作实践有机融合,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大量的学术信息和思考空间,对强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断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学术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主持。党办、校办、宣传部、人文社科处、学工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团委、保卫处、现教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代表聆听了报告会。
(校报记者陈妍/文范苏/摄)
王兴亚副巡视员为我校师生做专题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