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校举办专场报告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应邀作题为《大学的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的学术报告。钟秉林教授指出质量建设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核心。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主持报告会。校领导袁银男、杨礼宾、包志华、周建忠、程纯、董正超、姚志平,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各系(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高教研究所、教学质量管理处、科技与产业处、人文社科处、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团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出席报告会。
钟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展,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投入平稳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大学功能充分发挥。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他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在于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和就业问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要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向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转变。
钟教授提出,人才培养是高校质量建设的核心,高校需要“选择与行动”。一是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形成先进的教育观、现代的教学观、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二是科学确立目标定位,综合考虑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社会需求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学校优势特色等因素;三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明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要求,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五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大学组织结构,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六要利用大学的软资源,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
钟教授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从办学历史、人力资源、学科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等方面阐述了该校的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在于坚持转型,凸显特色,拓展功能,多元发展,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
顾晓松书记高度赞扬了钟教授的报告。他说,钟教授的报告系统、深入,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对进一步提升我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南通大学的内涵发展之路要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要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质量建设的核心要素,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优秀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传统资源、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着力提升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
钟秉林教授,留英博士,主要从事机械故障诊断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会长等职。钟教授在担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期间,主导启动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推动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校报记者 范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