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3 ,南通人引以为荣的理论大家、阔别家乡80载的张岂之教授来到我校,为师生们做了题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奋斗精神》的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主持,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全体辅导员,相关部门和学院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先生的报告结合自身实践和人生感悟,将深刻的人生哲理,用朴实、简单、通俗的话语向师生们娓娓道来。 先生首先指出,大学要培养优秀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是教育的最根本理念。他援引清华大学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报告,指出:大学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 先生说,素质是人们经过学习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素质可以而且必然转化为人们的外在行为,素质具有多样性,人文素质是各种素质的基础。时至今日,素质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他建议我校师生认真总结学校素质教育取得的良好经验。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该如何养成? 先生以苏州大学总结的近15年来培养本科生得出的结论做范本,强调了培养综合性人才、创新型人才应采取的模式:教育理念从专才向通才过渡;把人文教育渗透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先生进一步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需要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和发展,要用自我体验的方法,而自我体验往往是创新的源动力,因为只有在角色转换中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更丰富,视野更开阔。 先生借用《庄子》中的典故,告诫我校师生多读哲学著作,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并希望有更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参加艺术实践,加强艺术修养,使艺术之花在通大校园盛开。

 

关于理想、信仰和奋斗精神, 先生以央视热播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讲述的内容为例,阐述了自己对于理想和信仰的理解,并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写作的散文和心得。最后, 先生借用孟子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赠言我校师生,美好的理想和幸福的人生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他衷心祝愿我校学子鹏程万里。

 

先生睿智的语言,缜密的思维,让师生们感受到文理交融的力量,体会到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校报记者  陈妍)

 

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张岂之教授来校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