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2 上 午,我校举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座谈会,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从文化在大学中的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核心理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理念及其在育人方面应发挥的作用。校党委书记顾晓松主持座谈会。党委宣传部、学工处、人文社科处、人事处、文 学院、政治学院、理学院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

 

张岂之 教授阐述了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四点要求,并就文化育人的内涵为重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他强调了文化在大学中的地位,指出,文化育人是当今中国促进知识社会发展、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的必要手段。在回顾了由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到文化育人理念的提出过程之后, 张岂之 教 授指出,文化育人的核心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文化育人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国情、所处的时 代相结合,使之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作了深入解读。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年研究, 张岂之 教授归纳出12个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仁者爱人、道法自然、忧患意识、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教授还就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理念以及“上善若水”的思想作了阐释。

 

校党委书记顾晓松主持座谈会并讲话。他说, 张岂之 先生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讲起,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发展,他所提炼的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五千年社会发展的文化精髓。顾书记希望广大师生认真领会 张岂之 教 授的报告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世界眼光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努力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把大学的文 化建设与办学价值观、育人的价值观融为一体,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融入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中。顾书记要求广大师生加强对传统 文化的学习,树立文化自觉自信,为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岂之,192711月 生于江苏南通,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 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张岂之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自著并主编有:《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变迁》、《中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 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六卷本)、《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等,为《华夏文化》杂志主编。

 

(校报记者 薛 瑞 撰稿  陈 妍 摄影)

 

 

我校举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