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老师为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文献研读的启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张祝平老师主持。
刘研究员旁征博引,并在此基础上谈到自己独到的心得。认为研究生必须有基础的文献学功底,对文字、目录、训诂、音韵、版本、校勘学牢固掌握的同时,并须有开阔地视野和敏锐的思维,达到一种对资料掌握、艺术感受和理论提升的综合效果。
就读书方法尤其是从学术研究角度出发,刘研究员结合自己长年治学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四点:一、陈寅恪“含而不露”式;二、钱钟书“雁过拔毛”式;三、严耕望“挖地三尺” 式;四、余英时“批判审视”式,并对问题意识进行了着重强调。在博览群书之余,作为专业学者,找一本安身立命之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经典重读则成为为学之道的关键,并结合其对《文选》研究的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刘研究员温文尔雅,谈吐温润,不失学者儒雅之风。座谈中气氛热烈,且不乏如沐春风的感悟,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不同凡响。(张安斌报道)